看看“對外”的一面。雖然叫做“內刊”,但這并不影響其在對外方面發揮作用。
眾所周知,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,消費者的獲得成本越來越高,更別提為了提高消費者忠誠度所要付出的代價了。其實,如果能夠運營好一本“內刊”,企業將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美國的一家凈水機企業,會定期出版一份面向消費者的刊物,除了介紹自己的產品外,更重要的,是針對各個地區水質的不同,講解其構成、功效或者是危害的一份報告。這份非常詳細,讓消費者可以及時了解所在地區水質的狀況。
同時,還會結合不同產品的功效,為消費者提供最有效的節水、用水的建議。同時,他們還會舉行“品水大會”,邀請各地消費者共聚一堂,品嘗不同水質的水,并將整個活動在刊物上登載。
歐洲的一家炊具生產企業,他們的內刊以報道那些購買了其產品的“大廚”為主,幾乎完全沒有對其產品的硬性介紹,而全部都是生動、有趣的人物故事、美食菜譜等等,大受消費者歡迎。有些家庭,甚至會幾代人都購買該公司的炊具,其客戶忠誠度可見一斑。
一本好的對外的“內刊”,必須能夠做到在潛移默化之中“教育”消費者,引領他們掌握所需的知識,并加深對自家產品的了解和信心。這就要做到對自身定位的清晰認識,和對于目標受眾的深入解析。不過,內刊雖然有效,但要想辦好,卻著實不易,而且不能著急,所謂“文火慢燉”。一份好的內刊,必須符合企業自身的風格,而且必須有來自高層的支持,讓其可以從無到有地成長起來。